金丝大峡谷景区创新发展的调查报告(上)

发布时间:2011-01-06 00:00:04/浏览次数:1,559

金丝大峡谷景区创新发展的调查报告(上)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是一个国家级的穷困县。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举旅游业发展大旗。经过8年时间举全县之力的奋力拼搏和科学创新,昔日的穷山沟如今已成为全国著名的金丝大峡谷景区。因其在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独特做法和对生态文明的突出贡献,专家学者将其经验归纳为“金丝峡价值”理论向全国宣传推广。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金丝峡旅游接待人数跃升到2009年的51.85万人次,排名陕南第一和全省生态景区第二;商南县也从旅游盲区变成了全省旅游强县和旅游产业示范县试点单位。2009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占GDP的13%,带动其它产业收入6.89亿元、旅游业安置社会就业1.26万人,占城镇就业人数的24%,旅游业带动5个乡镇的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一、金丝大峡谷开发建设综述为了给捉襟见肘的县域经济寻找一条突破之路,当时的商南县委领导学习外地发展旅游的经验,带领一班人走向深山寻找旅游开发的突破点,最终在当地猎人和药农的带领下将目光锁定在新开岭一条景观特殊的穷山沟。经过几十次的考察、论证和请专家规划,将其命名为“金丝大峡谷”,由此拉开了建景区、办旅游、进军朝阳产业的大幕。

2002年,商南县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形成一致共识—“开发金丝峡,发展旅游业”。从此,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县直各部门全面参与,聚万众之心开始建设金丝大峡谷。县财政没钱,县领导和各部门压缩一切可节约的经费,政府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投入景区建设。与山中建设景点相同步,景区的各种手续申报和市场营销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2002年8月1日,在万众期待之中,金丝大峡谷景区对外试运营。

经过8年时间的开发建设,目前金丝峡已经建成了黑龙峡、青龙峡、石燕寨、丹江源、栗园寨等几大景区,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了完善的景区环保系统、西北第一家景区剧院、环保大课堂,挖掘包装了丰富多彩的景区文化展示体系和“金丝峡”旅游纪念品体系,不但成功从县级景点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而且还获得了全国景区中唯一的“生态中国贡献奖”等殊荣。

金丝峡开发建设以来,坚持不懈的创新营销也使景区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带动效应连年大幅增长,各项指标均遥遥领先于陕南三市以及全省除华山以外先期开发的其他生态型景区。与此同时,金丝峡的节庆营销也在全省众多生态景区中处于领先地位。

二、金丝大峡谷的创新生态实践

金丝峡景区的创新生态实践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坚持建设生态化。开发之初,金丝峡就非常重视旅游规划和建设计划的制定工作,按照旅游精品景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邀请国内著名的规划机构,编制了景区总体规划和详细建设规划,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建设,充分发挥了规划在景区开发建设中的先导和指导作用。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县里对建设单位提出了极为严格的生态保护要求,所有建筑水泥、沙石、木材等都不允许就地取材,必须由外地运进。在施工环境极其艰险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和管委会组织“骡马帮”、“背笼帮”、“扁担帮”,硬是将2000多万吨钢筋、水泥、沙石料、木材等施工原材料用血肉之躯运到被称之为“妖魔谷”的景区建设工地,确保了景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施工当中,他们坚持“宜曲不宜直,宜粗不宜平,避石护树,依弯就势,原汁原味,原始粗犷”的设计和施工原则,绝不随意移动一土一石,绝不乱砍乱踏一木一草,所有建设方案和施工材料,在坚持绿色环保的同时,还坚持了可逆性原则,任何人工构筑物都可以拆除,不给景区留下后遗症。除此之外,该县还在陕南首家解决了景区的环行道路,避免游客同路往返,虽然这些做法加大了金丝峡的开发投入,但却为如今金丝峡实施全方位的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二是坚持管理生态化。金丝峡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组建了专业队伍,负责景区资源保护与环境监察,对景区内的管理行为、经营行为和游客的游览行为进行规范管理与引导。景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严格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污水处理站和微生物环保厕所,建立了废品分类回收利用设施。景区还加强了对游客旅游行为的生态化管理,培养游客“负责任的旅游”意识。在全省首家开设了“环保讲堂”,游客进入景区首先要进行5分钟的环保教育。景区禁售和停用塑料制品,严禁使用一次性生活消费品,严禁吸烟,长期对游客实行“拾垃圾有奖”活动,启发游客树立环保和生态意识。通过全面细微的生态化管理,在游客数量倍增的同时,仍然确保了生态环境不受影响。

三是坚持人文生态化。金丝峡在极力保护自然生态原真性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人文生态的原真性。景区内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着力突出商南特色,景区内的度假设施、服务设施等,在建筑风格、服务方式等方面都强调原汁原味。金丝峡在发展过程中,还特别注意原有社会人文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没有排斥景区周边原有村民的利益,将他们一搬了之。而是将他们融入到金丝峡的发展之中,由管委会采取整体规划,分户补贴的方式,引导并鼓励景区周围的农民开办农家乐、土产专卖等经营活动,为景区提供劳务、材料等服务,使周边农民成为景区建设的共同参与者、旅游开发和服务业中的受益者、金丝峡整体人文生态化的保护者。

四是坚持旅游综合开发生态化。金丝峡管委会在景区开发建设中特别注意延伸旅游产业链,形成了当地原生态土特产品与景区原生态文化的有机衔接,通过多种方式促成了以金丝峡为特色的茶、酒、书、刊系列商品和文化产品,其中原生态的景区文化节目、旅游营销中的金丝峡采茶舞,以及种类齐全的金丝峡旅游商品等广受好评,由此成为陕西景区中文化开发的佼佼者。

五是坚持旅游营销生态化。金丝峡开发以来,将生态、环保、低碳的理念也不断植入所有营销宣传之中,管委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每年一度的茶叶旅游节、兰花节、万人环保大签名,以及2009年的“中国长寿明星”颁奖典礼、“五九”重逢时他们发起的千万人捡垃圾环保行动,以及高校学生骑车低碳行、坐着火车游奇峡等活动,都在陕西每年数千个营销活动中独树一帜,生态文明成为金丝峡营销宣传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单位:陕西省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