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晰目标:
充分发挥传统索道和景区收益能力和带动效应;
全面推动传统景区产品休闲化、营地化;
打造索道景区营地一体化的目的地产品,发挥项目的集成效应和规模效应;
实现三特目的地产品连锁。
2、创新优化:
要突破传统的“门票”视角、“观光”视角、“渠道”视角、“传播”视角;
创新收益模式、产品与服务、市场定位和品牌策略;
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电商平台。
3、聚焦发力:
梵净山——黔东湘西的门户节点型旅游目的地,要全面创新和提升现有产品的品质,开发一系列文创旅游产品等,利用周边资源、战略联盟等形式打造区域旅游目的地电商平台;
太平河——三特营地有机植入,整体资源打造成田园版的“欢乐谷”;
克旗——明确大北京旅游圈四季自驾旅游目的地的定位,边建设、边经营、边优化;
牧心谷——杭黄旅游圈中的“合家欢”山地休闲的旅游目的地
4、开放拓展:
选择旅游目的地资源的三个侧重:一流旅游景区及其周边待开发资源;二是禀赋优质鲜明,但暂时无市场基础和品牌基础的资源;三是大城市周边的差异化鲜明的待开发资源。
模式:合作(强强联手)、跨界(资本+互联网)、并购、政府资源(PPP、混合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