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业只是就业选择之一
刘丹军
长江商报消息 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上大多是鼓励青年学生创业的声音,如果不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路径选择,可能会误导大学生。
学生创业何其难?
创业真难,真苦,不建议同学们急于走这条路。现在创办企业的“起步费”迎风高涨,个人创业如何与财大气粗的成熟企业抗衡?如何解决吃饭问题?如果连饭都吃不饱,生活上长期的贫困会压垮人的斗志和激情。所以,我不鼓励刚毕业的大学生急于选择创业,太年轻,缺少创业的能力和经验。
企业家是“稀有动物”,像大熊猫一样稀少,100人里面只有一两个人有创业的天赋和能力。“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李白喝醉了酒说的,在创业上当不得真。
大学生刚毕业时,社会经验和能力都不足以独当一面。忙着创业、想着当老板,什么都没有,就那点书本知识,创业很难成功,可能会撞得头破血流。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付出昂贵的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创业始于兴趣
有的年轻人一定要自己创业,首先要注意,兴趣与爱好是创业的前提和基础。兴趣会让你克服很多困难。只有兴趣才能使创业者乐此不疲、虽败而不悔。千万不要为钱,为了让别人叫好而去做。比尔.盖茨、乔布斯有后来的成就,是对电脑和电子学非常感兴趣,顺其自然,才走上创业之路。
如果不顾现实,不问兴趣,不懂市场,注定会失败。因此,要保持清醒头脑,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勇于探索,勤于思考,方可试水。
当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是个不错的选择。职业经理人可以支撑企业和国家经济。国外有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培养机制,几百年来,形成了传统。
而我国许多企业一夜之间能垮掉,是因为第一代企业家很多不具有让企业“长治久安”的经营能力,更谈不上文化底蕴。“富豪”们要想传承财富,“富过三代”,就不得不依赖职业经理人。因此,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巨大,前途无量。大学要多培养职业经理人。
找工作看老板
初进社会的同学应该找个好单位,老老实实干上十年八载,学会做一个好员工,了解和熟悉现代企业的管理架构、经营模式以及成功经验,一步一步积累经验和人脉,打牢基础,30岁以后再考虑创业,那样能事半功倍,如鱼得水。
选工作时,一定要选老板,老板没胸怀,千万不要选,没有前途。
三特公司的经营理念,一是“诚信不说假话”,二是“谨慎不盲目投资”。诚信,是基本。三特和一些老板谈合同,只要感觉到他说假话,就不用谈了,这种人靠不住。如果老板说“我们没什么钱,没有很大产业,未来的路很难走。”这样的老板也许可以跟他走,同时做好吃苦受累的准备。
比如我本人很笨,但笨有笨的好处,就是做事脚踏实地,不搞花里胡哨。脚踏实地学习和工作,为的是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愿每个莘莘学子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此文乃作者在10月25日长江商报刊登的“特约评论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