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创新争当一流(对话武汉三特索道集团总裁刘丹军)

发布时间:2011-04-12 00:00:14/浏览次数:1,919

加快创新争当一流
——对话武汉三特索道集团总裁刘丹军
经济日报记者 郑明桥
记者:通过多年在索道行业的发展,三特在索道经营上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经验?
刘丹军:针对具体的项目,我们的模式不尽相同,比如华山,我们是与地方政府持续友好合作,共同发展,建设索道品牌;海南是三线景区的持续化打造,“索道+景区”发展模式,观光、休闲、度假项目梯次发展;庐山老别墅,我们是进行资源整合与创新产品;梵净山则是以索道品牌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的打造。
记者: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您认为该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刘丹军:其实这二者并不矛盾,关键是要懂得取舍。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好比是马路上行人和车的关系,为了有序管理交通,就要画好斑马线,设计好红绿灯方能保障畅通。
在引进旅游企业时一定要“选商”,不能饥不择食,而要通过认真筛选和科学考察判断,引进有保护环境道德意识和能力的企业,比如在梵净山项目上我们本着保护自然的原则,有规则、有限度地开发资源,保持了梵净山的神秘性、突出了梵净山的生态性、强化了梵净山的特色性,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的认可。
记者:三特已经从专业化开始走向多元化,未来三特的投资重点将在哪里,有些什么样的打算?
刘丹军:在三特的规划里,今后5年将把中西部地区作为投资重点区域,着力打造国际旅游品牌。我们依然会坚持推进索道业务,目前来看,全球索道业方兴未艾。奥地利便拥有旅游和运动索道数千条。我国目前不过500条索道,仅为世界数量的1%,发展空间巨大。
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对全国11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部分省级风景名胜区的资源考察工作。未来,公司将资源与市场、资本相结合,形成可持续赢利模式,即一手发掘资源,一手整合资本和市场,将三者把握在一起,打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记者:中国旅游市场目前已经进入产业升级阶段,三特是如何认识中国旅游市场的两个重要推力——商务旅游和城际扩展?
刘丹军:这两者为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客流和良好的基础条件。面对中国旅游产业的升级,三特公司将实现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是在基于索道优势业务的基础上,通过价值创新,实现从单一的景点开发转化为多元化旅游产品的建设,是从“红海”向“蓝海”的跨越。
三特未来发展战略选择思路可以概括为顺应旅游产业系统升级的要求,强化三特模式控制、整合资源的核心竞争能力,整体控制旅游资源,强化核心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品牌,并以此为核心整合区域内各旅游资源,沿旅游产业链,进行旅游区域的综合性开发,打造旅游目的地。说到底,谁占有优质景区资源,谁就发展,而资源总是青睐有预见、有准备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