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旅游+” 带领一方脱贫致富

发布时间:2016-07-15 00:00:17/浏览次数:3,789

编者按:曾经,位于国家级贫困县江口、松桃、印江三县交界处的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优质的文化和风光因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无奈地被称为“休克资源”,未能形成良好的旅游带动效益。而今,前往梵净山保护区的道路宽广,随处可见高挂的红灯笼、兴旺的农家乐、以及当地百姓脸上的笑容。旅游,这一充满魅力的综合性产业,为梵净山区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江口、松桃、印江三县交界处,被誉为“地球和人类之宝”、地球同纬度上的“绿宝石”。

2009年以前,当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开发、管理理念落后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游客只能走7989步台阶花6个小时直奔梵净山顶,欣赏完山上风光便离开,未能形成良好的旅游带动效益。2009年,武汉三特索道集团进入梵净山,先后建设梵净山观光索道、观光车及观光车道、山顶景区的开发及配套基础设施、承恩寺、生态游步道、游客中心、动植物标本馆;并对景区厕所、景区标志牌进行改造升级;建设门禁系统、打造梵净山智慧景区、成立电商公司等。

随着梵净山索道的运营,整个梵净山旅游被激活,游客在当年就翻了4番以上,收入也大幅增加。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旅游带动整个江口县在2009年快速发展,游客人数达83.6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043亿元,同比增长549%。与此同时,据江口县统计局数据显示,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江口县,2016年第一季度的贫困人口已经由2011年9.3万人次下降至3.9万人次。围绕梵净山旅游的从业人口超过十万人,整个铜仁地区大大小小的农家乐高达2000余家。

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的大幅增长、地区贫困人口的大幅减少、周边农家乐的红火都显示出梵净山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强大生命力,兴旅游、富百姓是当地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且成效明显。

打造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激活旅游

三特公司投资兴建的梵净山索道于2009年投入运营,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游客。游客不仅免除了万步云梯的艰难攀爬,还可从高空全览梵净山的雄伟壮景、绿宝石般的原始森林植被,领略梵净山的神秘风采。

梵净山三特公司董事长张泉回忆道,“2002年进梵净山考察时,最深的印象是资源特别好,区位特别不好,梵净山所在区域是当时贵州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旅游开发如何保护好珍稀资源,如何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是当时面临的重要命题。”索道开通以前,当地百姓已经参与到梵净山旅游中来,在山顶开小旅馆、小餐馆、抬滑竿等,但规模较小,档次较低,经济效益不明显,且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三特公司在进行景区规划时,以保护为前提,花费3000万元用于拆迁还建与生态恢复;在设计商业模式时,公司考虑到要与社区分享利益,将大量的服务配套产业安置在山下,并留给百姓自行打造和运营的空间。目前,梵净山景区出口处已形成一条完善的旅游商品一条街,特色小吃、纪念品、餐饮、住宿、小超市应有尽有,这些商业的老板多为当地村民,随着旅游人口不断增加,其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在现有的景区里依然保留了抬滑竿、拍照点等,一是游客有这方面需求,二是考虑到一部分抬滑竿的人没有经营能力,需要这份工作。

三特公司设备人员杨再斌向我们介绍,以前他在山上抬滑竿,虽然有收入,但一家老小五口人仍然生活得很艰辛;索道开通后,他进公司从事设备相关工作,从前期做学徒到自己考证获得特种设备操作证,再到现在可以教新员工了,虽然做的都是将游客送上山的活儿,但从以苦力谋生到现在管理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索道设备,他个人的成长是不可估量的。这些年来,他看着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当地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以前一起抬滑竿的两三百人现在都开始了新的生活,或开起了农家乐,或进旅游企业工作,大多都不再需要靠体力谋生,在山上抬滑竿的村民仅剩三、四十人。

像杨再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柳霞、杨胜友夫妇目前也在公司上班,之前在大城市打工还要抚养四个孩子的他们过得很清苦,压力很大。听闻家乡建索道了旅游发展起来了,夫妇二人回到梵净山,自己进旅游企业工作,子女在周边开起了农家乐,借助在景区工作的优势能接触到更多的游客和信息,自家农家乐也在不断改善满足游客的需求,“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空气好环境好,不忙的时候很清闲,淡季的时候孩子还能出去旅游,每年家庭年收入近50万,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的。”

江口县旅游局局长吴建芳表示,索道的建设、景区的完善,促进了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升级提高;同时激活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江口县凭借着梵净山索道入口的地域优势,将旅游业作为当地主导经济的产业来发展,提出了“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的发展策略。索道开通后,80%游客从江口进入景区,江口的服务业、城镇业、工业农业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获取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旅游最终是富民工程,给老百姓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通过梵净山景区、寨沙模式,我们看到老百姓的脱贫速度非常快。”

吴建芳谈到,“三特公司进入梵净山发展旅游,激活并带动了梵净山及周边景区和群众的发展。这些年来三特公司对当地的税收贡献很大,拉动了江口经济发展;也为社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梵净山旅游发展起来后,围绕其开展的服务配套如农家乐、纪念品等也带动了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老百姓们开始认可发展乡村旅游能带动他们致富,都很积极地以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身份投身于旅游服务行业中,并藉此脱贫致富。可以说,三特对当地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不仅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

创新梵净山“1+N”全域旅游扶贫模式 促进发展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将武陵山片区作为扶贫攻坚先行区,并把旅游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表明优势资源开发的效益将会越来越好。位于武陵山片区的江口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引进三特公司建设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将其打造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并以梵净山景区为龙头,带动周边N个景点及江口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帮助百姓脱贫致富,形成梵净山“1+N”旅游扶贫新模式。

梵净山景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N个中小型村落、景点如云舍民俗村、寨沙侗寨、亚木沟景区、旅游景观生态路如意大道等的发展,拓展了旅游空间,带动了沿线土地开发利用,为老百姓发展休闲农业、农家乐等带来了客流和商机,提升了梵净山全域旅游品牌形象。

同时,梵净山旅游也带动了区域内N个其它产业的发展,如服务业、地产业等。梵净山村村委寨沙组原组长夏德发回忆,“2010年时看到梵净山发展得那么好,山脚下农家乐开办得红红火火,我认为寨沙组也要抓准机遇,利用好依附梵净山的地理优势和少数民族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完善旅游服务配套”。夏德发介绍,梵净山村目前共有29个村民组,其中靠近梵净山周边的7个村民组都发展较好,脱贫率达95%以上。以寨沙侗寨为例,2011年江口县在寨沙侗寨进行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全寨共有75户314人全部从事旅游业,开办“餐饮+住宿”农家乐,每户年营业额高达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不足1000元增长至近3万元,全寨基本全部实现脱贫。

启动智慧旅游 增强活力

2015年,三特公司在梵净山重点打造智慧景区,投资建设数字广播、视频监控、门禁系统、成立电商公司等。通过建设智慧景区,全面提升梵净山景区游客旅游体验,保障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调发展;全面推动梵净山旅游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据悉,梵净山智慧景区已实现网络购票、网络传输、免费WiFi全覆盖。

智慧景区的建设,为梵净山旅游、乃至江口、铜仁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游客来梵净山游玩,在操作上更加便捷,在体验上更加舒适。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强为游客提供方便,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更多信息;虚拟游系统的研发和使用,提升了游客旅游的体验,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山上+互联网,山下+电子商务”的模式在梵净山开展地如火如荼:山上,梵净山景区官网、微信、微博等不断完善,游客在游前、游中、游后及线上、线下,都可享受到贴心服务;山下,云舍村被列入贵州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培育点,通过电子商务解决当地百姓“买难买贵”的问题。信息化、便捷化的“智慧梵净山”吸引了广大青年返乡创业,加入到电商行列,实现脱贫致富。

三特:坚持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现在的铜仁和十年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城镇、基础设施配套乃至百姓的生活方式、观念等都有很大的变化。旅游扶贫的带动作用真的很强大,梵净山项目带动的不是一个村一个县,而是整个区域的发展和变化,这对企业来说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比挣了多少钱更有价值。”梵净山三特公司董事长张泉感慨道,“回头来看,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认为是因为三特公司一直坚持着‘保护第一、五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发展每一个项目。作为投资商和运营商,三特的所有项目都要处理好保护、社区、政府、市场和自身的关系,即五位一体,在旅游开发的过程要保护第一,同时综合平衡各方利益诉求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年来三特一直遵循着这一点来发展旅游,而其中带动社区百姓脱贫致富是整个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以梵净山为例,进入梵净山,三特公司面临着严苛的生态保护、社区百姓的脱贫致富、政府对旅游带动区域经济的期盼、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及三特公司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前期规划中,公司将中低端服务业让位于百姓,为其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在工程建设中,对技术要求不高的施工工程和后期维护工程首选社区团队;在经营管理中,用工本地化,尊重当地人的风俗;在市场营销上,将周边如百姓投资建设的餐饮、住宿、中小型景观景点等,连同梵净山一起进行营销宣传和产品推介;在宣传教育上,开展了很多围绕着保护生态旅游来帮助社区百姓提高保护意识、服务意识的工作,引领其改变生存生活方式,树立保护意识;从企业发展来看,公司在梵净山周边也在规划建设新的乡村旅游项目,将三特的休闲度假产品和社区中低端的服务设施进行有机合理的互补,这些都是与社区高度交融的。

“三特在进入旅游行业时就确定了保护第一、五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现在我们看到了这个理念带来的改变,我们很欣慰。我们要把这个理念贯穿到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中,每件事都要先考虑什么是保护,怎样与社区相融,怎样满足游客和政府的要求,以及自身企业的发展。这是三特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经营哲学。”